当前位置:化州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养生教你盛夏不贪凉安度三伏天
教你盛夏不贪凉安度三伏天
2024-04-13

“躺在床上是红烧,加了席子是铁板烧,下床后是清蒸,出门去是烧烤,回来路上被生煎……”这是网友近日对于高温天气的描述。随着7月13日正式“入伏”,很多人都发愁炎热的夏季怎么才能安然度过。那么,在专家眼里,“三伏天”怎么过才更健康呢? 1关键词 空调 骤冷骤热最易惹病 有人称现在的三伏天就是烧烤模式,戏称自己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,于是更多的人避免自己成为“烤肉”,干脆彻底躲进空调房。专家指出,从热到凉或者从凉到热,都需要给身体一个缓冲期,骤冷骤热最易生病。 夏天人们往往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室,这时呼吸道受刺激易发生痉挛,引起咳嗽、流涕、发烧。而且,从炎热的户外走到冷气大开的室内,因为出汗时汗孔、毛细血管都处于张开状态,突然遇冷时急剧收缩,很容易感冒、中暑。反之,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毛孔处于收缩状态,突然来到闷热的房间或户外,毛孔不能及时打开,也容易生病。 从户外回到空调房时,最好将空调先调到较高的温度而后逐渐调低,让身体慢慢适应,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别超过8℃。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,有汗时要进入空调房先换掉湿衣、擦干汗水。使用空调时,出门前半个小时就应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,以适应室内外温度变化。 此外,空调温度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。有的男性觉得刚刚好的温度,不少女性却被冻得直起鸡皮疙瘩。专家指出,空调最好根据体质调温,老年人、体质虚弱者、婴幼儿,最好将室温控制在28℃左右。 就算是体质较好的男子,也不能为了图“凉快”,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。如果冷气正好对着后背或颈部吹,则会导致颈椎病。尤其在睡眠状态下,人体各个系统机能暂时下降,如果在空调温度过低或直接吹电风扇入睡,就很容易发病。因此,如果在办公室里座位距离空调近,不妨给脖子搭个丝巾,减少颈背部受寒。 为了睡觉时凉爽又不着凉,不少人盖着被子吹空调。专家指出,这样其实更易患上空调病,并使呼吸道受到损伤。使用空调时室内空气几乎与外界隔绝,室内氧气消耗得不到补充,人在这样的环境待时间长了会导致人体器官不能够正常工作,而睡觉时人的新陈代谢放慢,更易被病菌侵袭。而且,盖被子只能防冻不能防病,冷空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,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,睡醒后轻则口鼻发干、头痛,重则打喷嚏、流鼻涕,甚至会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与其盖上被子吹空调,不如打开窗让空气自然流通。 此外,开空调前先开窗通风10分钟,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。开空调时间不要过长,要经常开窗换气。每隔一两个小时最好离开空调房间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、喝些开水。 2关键词 冷饮 三伏不食“冰”过于绝对 在入伏的第一天里,很多人在闷热难耐中惊讶地得知今年三伏天竟比往年多10天,正想说喝个冰镇饮料压压惊,随后他们又被朋友圈里流传的一条消息彻底击倒了:“三伏天的40天里,不要喝冰镇类的饮料和冰棍,不然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。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,要坚持在伏天喝热水,这样会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。” 三伏天里你真的能做到不吃一片冰西瓜、不喝任何冰饮、不吃一根冰棒?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? 专家指出,这条朋友圈的消息类似伪命题。冬为阴、夏为阳,夏季三伏天,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,中医养生的一条原则就是顺应自然规律,夏季该热就热。在机体阳气最旺时,一味用寒凉之品(冷饮、空调)加以抵抗,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,损害机体的脾胃功能。 但专家指出,现在一些养生帖总是用一些很绝对的观点来吸引眼球,其实也是一种养生误区。夏季里温度高,人体热得受不了,此时喝一点冰镇的饮料或吃一点冰镇的西瓜或冰棍,既可以解暑,同时又让人觉得舒服,这样做也未尝不可,关键的是不能太过贪凉,如果恨不得一口气吃几根冰棍、顿顿都喝零摄氏度左右的冷饮,那当然对身体有害无益了。 此外,还有种观点认为伏天要坚持喝热水,这样才能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,不然冬天就会手脚冰凉。 对此,专家也指出,喝热水这事关键在于体质。如果本身是寒性体质的人,这种人在夏天大家都觉得很热时,他都觉得需要穿件长袖才暖和,那么,他在夏季里喝点热水会感觉更舒服。但如果本身是热性体质,夏季已经动不动就一身汗了,此时非要他喝热水,无疑是受罪了。 3关键词 饮食 夏天需注意补充营养素 盛夏里,人们总为吃什么而发愁。一方面,天气炎热,人体因体温调节、代谢以及循环、消化、神经、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,从而导致营养消耗增加,出汗又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,加上夏天人们食欲减退,也限制了营养的吸收。因此,很多人夏天浑身乏力,食欲不振。 专家建议,夏季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:首先要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,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。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、鱼、蛋、牛奶、黄豆及豆制品等; 其次要多吃含钾、钙、镁、铁等丰富的食物。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,因此膳食中应多搭配一些含钾丰富的食品,如蔬菜和水果、豆类等。绿色蔬菜、坚果、粗粮含有丰富的镁。奶及奶制品、大豆及其制品都含有丰富的钙。动物肝脏、瘦肉、动物血是铁的良好来源,含量丰富吸收好。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,如牡蛎、瘦肉、动物内脏等。 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。按出汗量多少饮水。另外,不能等口渴才喝水,要定时喝水,少量多次。可选用白开水、茶水、柠檬水、绿豆汤等。如果出汗较多,应补充盐分,可选择一些运动功能饮料,或者在白开水和茶水中适量加点盐(0.1%含盐量)。除此之外,每餐可做点菜汤、鱼汤、鸡汤等补充水分。 专家建议,不论是在“烧烤天”还是桑拿天,最好多吃一些清热祛湿的食品,如冬瓜、黄瓜、苦瓜、芹菜等,黄瓜生吃效果最好,如果是体热,苦瓜是最好的选择。另外,把冬瓜籽炒着吃可以祛湿;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可以清热。除了应季蔬菜,夏季高产的野菜也有消暑作用,如马齿苋等。 此外,夏天还可适当多吃“酸”味食物,既可预防流汗过多耗气伤阴,又能健胃消食。说起酸味食物,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醋。食用醋的方法很多,既可以沾着吃,也可以在平时做菜时放点醋。夏季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,醋酸可杀菌消毒,因此加一些醋还可以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。此外,酸味食物还包括很多水果,如番茄、柠檬、草莓、乌梅、葡萄、山楂、菠萝、芒果、猕猴桃等,多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耗气伤阴,又能生津解渴。 4关键词 防中暑 桑拿天更要开窗通风 “三伏天”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,此时最易发生的疾病就是中暑。据专家介绍,“三伏天”里,户外作业人员、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儿童、慢性疾病患者等五类人群是中暑的高危人群。除了高温暴晒的室外,闷热潮湿、通风不畅的室内也是中暑的多发之地,要提高警惕,注意做好预防措施。 很多人以为,只有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才会中暑,实则不然,中暑不仅和气温有关,还与湿度、劳动强度、体质强弱、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。有时候在气温不是很高的情况下,如果湿度太高或通风不良的环境里,人同样也可能发生中暑。 还有人认为,既然在室外高温暴晒容易中暑,那么待在室内避暑应该就安全了。实际上,中暑并非只有在高温的室外发生,在潮湿闷热、密闭通风差的室内一样会发生。有研究显示,当环境温度达到32℃以上、空气湿度40%以上时,人就容易中暑。因此如室内通风透气不足,湿度太大,人体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出去,同样也会中暑。 因此专家提醒,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,如婴幼儿、老人、孕妇等,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一阳光强烈、气温较高的时段要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里。最好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时出门,并尽量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活动。 酷暑里人们喜欢贪凉,喝冷饮吹空调。专家提醒,夏天尤其要注意房间通风,尤其在湿度比较大的桑拿天气里更要注意开窗通风,让湿气散发出去。 一旦发生中暑,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、阴凉、干燥的地方休息,如走廊、树阴下。让病人仰卧,解开衣扣,脱去或松开衣服。如衣服被汗水湿透,应更换干衣服,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,以尽快散热。尽快冷却体温,降至38℃以下。具体做法可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、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;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;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。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、淡盐水等解暑。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。如果中暑者症状比较严重,如出现虚脱、昏迷,需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,或及时把中暑者送医院治疗。 5关键词 运动 夏练三伏悠着点 很多人信奉 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,尤其是夏季健身,很容易让人大汗淋漓,但有些人意犹未尽,继续高强度运动,希望汗流得再多些,觉得这样运动健身或减肥的效果会更好。 专家提醒,健身不能盲目追求运动快感,特别在夏季出汗多、消耗大的状况下,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运动的度,以免消耗过多,对人的某些机能产生损伤。 专家指出,夏季要适当出汗,但并非要运动到大汗淋漓才好,事实上,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脱水。同时,夏季运动后人的体温明显升高,加上高温天气影响,很容易引起中暑,所以一般人应该避免进行极限运动和无氧运动,最好采用有氧匀速运动,心率控制在小运动量区域,即120次/每分钟左右即可。中老年人还应该慢一些。 夏季长时间在阳光下运动,会加剧体内水盐代谢紊乱。因此运动前、中、后均应该喝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大约每半小时喝50~100毫升左右,水温最好与气温相当,不宜喝冰水,也不宜大量饮用白开水、茶水,那样反而会加重出汗及细胞内脱水。 此外,夏季运动比较适宜选择早晨或傍晚,地点选择在有遮阳的地方。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,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,可根据个人体质和运动强度适当调节。 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人运动后出一身汗,回家就立刻开冰箱喝冰镇饮料。其实,夏季运动后不能贪图凉快,不宜立即喝冰凉饮料,也不宜在风口吹风或吹空调。 夏季天气炎热,锻炼后往往是满身大汗,很多人喜欢这时候冲个凉水澡。但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做法,运动后,人体内积累的热量还未散尽,毛孔处于张开状态,血液循环在体表也很剧烈,如果这时接受冷水的刺激,会影响体温调节。即使是热水澡,也要等身体状态恢复、汗液基本蒸发完之后再洗为好。 6关键词 睡眠 睡个午觉补充精力 气温走高,很多人出现了睡眠方面的问题,如入睡困难、易醒多梦、睡眠时间短等,那么,怎样才能在夏季拥有一份好的睡眠呢? 专家指出,夏季失眠的原因有几种:一是作息时间紊乱,晚餐用餐时间太晚、吃得过饱、摄入了油腻不易消化或含咖啡因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运动量过少;二是工作与学习带来的压力,如焦虑、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、心情不愉快等,都会造成神经功能紊乱,引起失眠;三是睡眠环境的改变、卧室内光线、声音、温度过高过低时都可能使人失眠。 如果只是夏季出现的轻度失眠,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生活习惯来解决。首先作息要有规律,晚上11点以前睡觉,最晚不超过12点。饮食要清淡,忌油腻,鱼肉、蔬果科学搭配,多补充丰富的应季瓜果蔬菜。忌暴饮暴食,睡前不要饮用大量水及含水分多的食物。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,晚餐后运动更容易产生睡意,促进睡眠,比如游泳、慢跑等,但不宜在临睡前做剧烈锻炼。同时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,选用深色窗帘,室内温度保持在25℃-27℃左右最为适宜。 对于夜间睡眠不足的人来说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最好睡个午觉。健康的午睡应以15~30分钟为宜,若超过30分钟,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,这样就不如延长到1~1.5小时,完成一整个睡眠的周期。午觉睡得太久,刚起来的时候,人们会感到头痛、全身无力,这是“睡眠惯性”所造成的,一般需要一个小时的缓冲才能恢复正常。另外,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,喝一杯水,以稀释血液黏稠度,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。 7关键词 药品 外出旅游小药不可少 炎热的三伏天,却是孩子们最爱的暑假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外旅游。不过专家提醒,夏季出游要注意防病,出门最好随身带上一些小药。 藿香正气水、滴丸、胶囊:藿香正气具有解表化湿、理气和中的作用,因天气闷热导致的疲劳乏力、感冒、呕吐腹泻等症状,适宜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。 人丹:人丹有清热解暑、避秽止呕的作用,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、恶心腹痛、水土不服等适宜服用。但需注意,人丹不宜与滋补性的中药同服。 十滴水:十滴水有健脾、祛风、清凉的作用,中暑导致的头晕恶心、腹痛、胃肠不适等适用,还能治疗痱子。 清凉油、风油精、花露水:一旦被蚊虫叮咬,可用这些药涂抹在被叮咬处,能减缓痛痒。 防腹泻、促消化类药品:出门旅游,细菌或真菌侵袭可引起急慢性肠炎、腹泻,给旅行蒙上阴影,带上这些药物有备无患。 创可贴、碘酒等外伤类药品。眼下气温走高,伤口又容易感染,外伤类药品也是旅游必带之物。 此外,北京市卫生计生委、市中医局还联合发布高温健康生活攻略,提供五款中医药防暑“处方”,帮市民战胜“烧烤天”。